向年輕人散播中國文化種子


粵劇是嶺南文化寶庫,歷史悠久,曾一度輝煌的粵劇,造就多個著名的小生花旦。為了令粵劇豐盛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香港大學粵劇教育計劃統籌蔡啟光將學生學習粵劇的經驗編纂成書《粵劇習記──大中小學生學習粵劇的經驗和體會》,並舉辦「新書發布會暨粵劇教育新里程交流會」。/撰文:鍾燕冠

  會上邀請多位嘉賓、學者和學生,分享教授和學習粵劇的經驗,當中包括香港八和會館總幹事岑金倩、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主席馬曼霞及香港大學粵劇教育研育及推廣計劃總監吳鳳平等出席。蔡啟光致辭時表示,粵劇教育過往以表演教習為主,近幾年有新發展,包括粵劇融入學校正規學科課程。

  該書分為小學篇、中學篇、大學篇。各篇文章記述學習粵劇的經驗與體會,展現學習粵劇在各個階段的多樣模式和益處。通過閱讀學生的記述,可以了解學習粵劇的實況,進而認識粵劇的內涵。

  對於粵劇的發展,馬曼霞指出,中國自古學習粵劇是口傳身授,把小朋友鍛煉得願意學習,不怕困難,學習團隊協作。她以查篤撐創辦宗旨為例,以「粵劇為工具,借舞台為教室」,工具是指學習本土戲曲和分科知識;教室是發展多元智能,感受民族文化。

  馬曼霞認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類型的劇目演出繁複,使粵劇成為同質化的孤芳自賞,亦是被「打入冷宮」的原因,「現今喜歡粵劇的年齡階層,通常不是小童,就是長者,中間的一層就沒有,出現嚴重斷層。」

  以有趣手法介紹粵劇

  「兒童粵劇」就是要將小孩子日常生活放上舞台,表現他們的特性,如躲懶、貪玩、頑皮、乖巧,讓他們在舞台上表現自己,將粵劇年輕化,「在小朋友的心裡種植中國文化的種子。」將粵劇重新反思、整合、更新,以有趣的手法向新一代介紹粵劇,令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薪火相傳。

  三、四歲時,在中秋晚會上偶然看到《紫釵記》的演出,從此便愛上粵劇的小四學生鄭旭蘭,五歲開始參加粵劇興趣班,每次上課都要練功,壓腿、踢腿、定膀等,但也沒有嚇怕他,「因為我真的愛上粵劇,入面的動作好有型、歌曲好聽,故事內容很感人。」

  在眾多劇目中,他最喜歡《寶蓮燈》,更以飾演小沉香為下一個目標,「我只希望有機會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和看得明白粵劇故事。」看?兒子這一份熱誠,鄭媽媽也受到他感染,「初時我對粵劇沒有太大的興趣,只負責帶旭蘭去劇院上堂和到劇棚『捱眼?』看大戲,但之後當起劇團義工,學習粵劇化妝,每次綵排和演出,也會陪伴他,當他的『衣箱助理』。」

  鄭媽媽指出,經過四年多的粵劇訓練,旭蘭慢慢領悟到要在演出前努力練習、演出時要專心、平衡個人滿足感和重視觀眾感受,這些修養是受到傳統粵曲的耳濡目染,逐漸培養出來。粵曲並漸漸成為兩母子最佳的親子活動,多了聊天的話題,「假日時,爺爺奶奶也會來看他演出,然後大夥兒一起飲茶,變成家庭聚會。」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四大行當

無情寶劍有情天

粵劇郵票設計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