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May, 2013

粵劇花旦 喜摘梅花獎

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新聞發布會23日落下帷幕,廣州紅豆粵劇團當家花旦崔玉梅憑藉《刑場上的婚禮》中陳鐵軍一角,摘得「一度梅」獎。《南方都市報》24日報道,崔玉梅出生於粵劇世家,爺爺和父母都是粵劇演員。1987年,崔玉梅進入廣州粵劇團,跟著紅線女學演《山鄉風雲》、《刁蠻公主憨駙馬》,還向曲藝名家譚佩儀學唱工。2001年,崔玉梅因病退隱8年後重回廣州粵劇團,做倪惠英的B角(備用角色)。「我對粵劇的熱愛,一天都沒有變過,我想回來,不會管別人怎麼想。」她說。 隨後,她以一折《痴夢》奪得廣州市粵劇青年演藝大賽金獎。2010年,崔玉梅出演《刑場上的婚禮》女一號陳鐵軍。「當時,我內心很忐忑,但對自己充滿信心」崔玉梅說。 崔玉梅,廣州粵劇團優秀青年花旦演員,國家三級演員。 畢業於廣東省粵劇學校。 她扮相秀美,聲音甜美,在舞台上靈動有朝氣,是一位很有潛質的青年演員。 在從藝經歷中曾主演《寶鼎明珠》中的明珠,《 賣油郎獨占花魁 》中的花魁、《 刁蠻公主 》的公主、《百花公主》中的百花公主、《 鐘無艷 》中的夏迎春等諸多角色。 現作為劇團重點培養的年輕演員,在很多傳統劇目中飾演倪惠英的B角,日益得到觀眾的認可。 在1987年舉辦的廣東省中青年技藝比賽中,飾演《穆桂英招親》中的穆桂英 ,獲一等獎。 2002年第三屆廣東省粵劇演藝大賽主演《 痴夢 》之崔氏獲銀獎。 2004年第四屆戲劇演藝大賽以《試妻》獲金獎。

新編粵劇《戰宛城》 勢不可擋加演一場

Image
由於觀眾反應熱烈,新編粵劇《戰宛城》將於六月十九日(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加開一場。門票由五月十日起於城市電腦售票網發售。   新編粵劇《戰宛城》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一年一度主辦的「中國戲曲節」之開幕節目。此劇由粵劇紅伶羅家英以古老傳統粵劇《戰宛城》為藍本重新編撰,並注入古老排場,以精鍊筆觸刻劃人物內心的掙扎,慎密編排幕幕扣人心弦的情節,引領觀眾走進這場令一代梟雄曹操慘遭滑鐵盧的戰役。集編、演於一身的羅家英,將聯同尤聲普及陳好逑傾情演出。陳好逑以青衣、花衫演繹鄒氏一角。青衣的端莊優雅,演活鄒氏嫻淑貞烈的一面;而色誘曹操時,則以花衫應工,眉梢眼角蘊含風情無限。尤聲普慣演曹操,今次除要演繹曹操的氣焰架子外,亦演活了曹操色迷心竅的色相。羅家英演孤忠勇將張繡,大戰連場,扎實功架盡顯無遺。三位殿堂級粵劇藝術家戲路縱橫,盡致發揮傳統戲曲「以人包戲」的懾人魅力。   此劇由劉洵導演,除了上述三位紅伶外,參與演出的還有阮兆輝、洪海、呂洪廣及王潔清。   新編粵劇《戰宛城》原定於六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星期四至六)晚上七時三十分,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的三場演出只餘少量門票,現於六月十九日(星期三)晚上七時三十分加開一場。門票分四百二十元、三百二十元、二百二十元及一百二十元,加場門票由五月十日起於各城市電腦售票處、網上及信用卡電話訂票熱線發售。設有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全日制學生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受惠人士半價優惠(全日制學生及綜援受惠人士優惠先到先得,額滿即止)。中國戲曲節演出設有集體及套票優惠,詳情請參閱戲曲節小冊子或節目單張。   查詢節目詳情,請電:二二六八 七三二五,或瀏覽網頁:www.cof.gov.hk/2013/tc/program_battle.html;票務查詢:二七三四 九○○九。信用卡電話訂票:二一一一 五九九九;網上訂票:www.urbtix.hk。   為配合節目演出,另設有藝人談,免費入場,詳情如下: 新編粵劇《戰宛城》演出前座談會 ─────────────── 日期/時間:六月一日(星期六)下午二時三十分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一號會議室 講者:羅家英、劉洵 新編粵劇《戰宛城》演出後座談會 ─────────────── 日期/時間:六月二十六日(星期三)

粵劇傳「藝」兼傳「心」

作為香港重要的傳統文化藝術,粵劇已於2009年9月30日榮獲聯合國教育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香港首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期推介的新書《粵劇習記》編者蔡啟光在序中寫道:「粵劇教育過往以表演教習為主,近幾年有新發展,包括粵劇融入正規教育的學科……。本書分為小學篇、中學篇、大學篇。各篇文章記述學習粵劇的經驗與體會,展現學習粵劇在各個階段的多樣模式和益處……。本人感謝每一位投稿的學生以及他們的粵劇導師,全靠他們的文章和經歷,才有這本《粵劇習記》……。」 蔡先生又提到:「『香港大學粵劇教育研究及推廣計劃』通過戲棚考察和配套活動,引導年輕學生認識、欣賞、尊重粵劇文化,使本土粵劇的優良傳統能夠傳承與延續,從而保育這項珍貴的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 筆者作為粵劇教育工作者,接觸到不同的教學層面,在多間大專學府、演藝學院、中、小學校,教育局教學工作等作導師;另有坊間業餘藝苑及青少年團的教學。深深體會到傳「藝」以外,更要傳「心」。 粵劇所體現的藝術文化,舞台上是唱、做、唸、打;舞台下更應體現它蘊含的精神思想——尊師、忠孝、仁義、修身……等。 樂意提供有關資訊 戲台教育絕對是教室的延伸,自1998年我雯藝軒青少年團成立以來,每隔三數個月,就有大專院校不同學系(如新聞系、中文系、音樂系......)的同學就他們訂立的功課或計劃課題,到我雯藝軒採訪、拍攝、演出實況追蹤等,我非常樂意為他們提供有關粵劇的一切知識和狀況,讓粵劇教育在年輕一代的知識分子中發芽。 粵劇教育的技藝傳承及粵劇教育融入正規課程,兩個教育方向在不同的年代開展。八和粵劇學院早於1979年成立,以唱、做、唸、打作全面學習開展,至近年更集中開展青少年訓練課程,第一屆畢業生將於今年產生。 香港中文大學早於70年代末已有粵曲課程,由王粵生老師開始,自2000年起由本人任教,至今仍然在音樂系有粵曲的教學。 黃綺雯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粵曲導師、香港演藝學院粵劇文憑課程導師、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2002年首屆藝術發展獎──戲曲新進獎、「雯藝軒」行政總監。

粵劇界的唐吉訶德

五月初,羅家英與徐小明雙雙獲頒「第十三屆世界傑出華人獎」榮譽博士,兩位都是相熟的朋友,僅借這專欄道賀。  得獎人之一羅家英是粵劇演員,眾人皆知;另一為得獎人徐小明,其實也和粵劇界有若干關係,他的父母為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粵劇演員,人稱「小明哥」的徐小明自小生活於粵劇劇團,五歲當電影童星,出演約幾十部電影。此後,和二哥徐二牛同在亞洲電視當演員、龍虎武師、武術指導等職。其實,徐小明也是一位歌星,上世紀八十年代主唱的電視劇主題曲,曾經紅遍大江南北。  本版五月四日刊登了羅家英的專訪,他的生平資料不再累贅介紹了。對我來說,羅家英是前輩中的前輩,他在一九八零年已曾到中學教授粵劇,個別當日的學員後來也投身粵劇界。我在一九九六年才參與送戲到校的「中小學粵劇推廣計劃」,遲了十六年。他在一九八二年已是香港電台第五台的節目主任,而且亦是至今唯一一個以公務員身份受聘服務港台的粵劇紅伶;我在一九八八年才調職到第五台,比他遲了六年,難怪他常常自傲的對我說,如果他沒離職,第五台台長一職非他莫屬。坦白說,如果他真的留在香港電台,是否仍然能夠保存粵劇文武生的身份,便很難說了。相信面對廉署的規條,只是申報利益衝突也夠他受了。  我個人對羅家英對粵劇的投入是十分佩服,但認為有點像唐吉訶德,抱有理想,卻沒法改變現狀。羅家英的問題在於步伐太快,客觀環境未形成,單人匹馬東奔西跑也是枉然。後來,因緣際會投身電影界,竟然名利雙收。人生的際遇,就如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  文︰葉世雄

賀譚公誕粵劇敬老專場招待澳門橫琴長者

【華澳日報】路環街坊四廟慈善會昨在路環譚公廟前地戲棚舉行「恭祝譚公仙聖寶誕公演粵劇活動之敬老專場」,免費招待全澳友好社團、頤康中心、老人院、老人中心及橫琴數百長者出席欣賞香港彩龍鳳劇團精彩演出。該會希望通過活動,喚起社會關心及愛護長者,讓長者安享晚年。   敬老專場於下午一時半舉行,主席黃文生及理事長陳愛蓮表示,該會為照顧長者欣賞大戲,每年舉辦賀誕演戲活動期間,都會撥出一日專場敬老,免費招待本澳及橫琴長者欣賞大戲。而這項名為「敬老育青、同樂昇平」敬老粵劇專場活動,目的是培育青少年敬老愛老,希望通過這項活動喚起社會關心及愛護長者。   黃文生表示,該會是不牟利的慈善機構,每年賀誕活動前都會向各界善長籌募善款,以續該會展開各項敬老育青工作。感謝歷年特區政府、社會賢達、各界善長仁翁支持和協助,使每年活動都能順利展開表示。   他說,該會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推動本澳旅遊業發展。   由龍貫天、鄧美玲、陳鴻進、陳永光、芳曉虹、陳金成、林寶珠、溫玉瑜等粵劇名伶擔網的「香港彩龍鳳劇團」來澳演出多日,好戲連場,好評如潮,大受歡迎,今日壓軸演出《牡丹亭》。   另外,該會在演戲開鑼次晚(譚公仙聖寶誕正誕)舉行的賀誕花炮競投活動反熱烈,善長胡車賢投得「萬事勝意」、熱心人投得「橫財就手」、李子健投得「財源廣進」、明姐投得「生意興隆」、張夢娜投得「一帆風順」、張英投得「心想事成」。

八和粵劇學院課程

輝哥於2007年開始出任香港八和會館第三十三屆副主席至今,與主席汪明荃及各理事 並肩攜手進行多項改革,其中包括重整香港八和粵劇學院課程。 主席汪明荃及各理事為配合時代的轉變,因時制宜,於2007年為八和粵劇學院重新制定發展策略及課程,使其在粵劇教育上有突破性的發展。 八和粵劇學院校董由應屆理事出任,議決保留極受學生歡迎的「器樂伴奏班」、「粵劇鑼鼓及掌板課程」,重新整理編劇班及 為在職從業演員提供深化訓練的「粵劇精研課程」及「技能提升計劃」。 當中「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是八和粵劇學院制定的四年制的培訓課程,由八和專業導師及資深演員任教, 就唱功、基本功、毯子功、靶子功及表演功五方面,以循序漸進的訓練方式,培訓下一代粵劇表演接班人。 「青少年粵劇演員訓練班」導師包括尹飛燕、王玉珍、何家耀、阮兆輝、周鎮邦、麥惠文、 陳咏儀、溫玉瑜、寧哲輝、蔡之崴、鄭褔康、韓燕明,並聘請資深演員呂洪廣先生擔任課程主任,以協助推動及策劃學院課程。 近年八和粵劇學院每年都會舉行一場「八和粵劇學院課程」匯報演出,由導師親自指導,讓眾學員施展混身解數, 向觀眾展現他們學習的成果和實力。演出內容包括由粵劇器樂伴奏課程 及鑼鼓掌板課程學員聯同專業樂師拍和演奏,一眾學員演出多齣精彩折子戲。

香港八和粵劇學院學員成績超卓

香港八和粵劇學院為承傳粵劇藝術,近年銳意發展培訓工作,主辦演員班、身段班、鑼鼓班、衣箱、化妝及編劇等等課程,同時更協助正規文法學校開設的粵劇班課程授課,每年都會為學員舉辦結業演出,大家對「八和」的付出均予以肯定。  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香港藝術發展獎的2012年度得獎者已於日前公佈,八和粵劇學校學生江駿傑得到年度「藝術新秀獎(戲曲)」,而與八和共同開創粵劇教育走進學校的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也獲得藝術教育獎。  其實香港八和會館相當重視與鄰近地區交流藝術文化,以期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三月底四月初,香港八和粵劇學院聯同東華三院呂潤財紀念中學,第六十五屆香港學校音樂節粵曲得獎學員及學生一行五十人前往廣州佛山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廣東粵劇學院(簡稱粵校)進行交流活動,團員有機會參加主辦單位安排的基本功(身段、水袖、靶子)練習、名師講座、唱功點評及演出。  是次活動得八和會館、主席汪明荃及一眾粵劇學校的老師支持,廣東劇校也派出老師、邀請名家出席講座及點評,團員隨廣東省文化廳、中聯辦文宣部、廣東省繁榮基金會及新光粵曲促進會要員到紅線女藝術中心拜訪紅線女及參觀藝術中心,得紅線女的親自招待和鼓勵,粵港兩地學員互相鼓勵獻唱,紅線女更演唱其首本名曲《荔枝頌》,成就一個有深長意義的港粵藝術交流活動。 文︰白若華

向年輕人散播中國文化種子

粵劇是嶺南文化寶庫,歷史悠久,曾一度輝煌的粵劇,造就多個著名的小生花旦。為了令粵劇豐盛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香港大學粵劇教育計劃統籌蔡啟光將學生學習粵劇的經驗編纂成書《粵劇習記──大中小學生學習粵劇的經驗和體會》,並舉辦「新書發布會暨粵劇教育新里程交流會」。/撰文:鍾燕冠   會上邀請多位嘉賓、學者和學生,分享教授和學習粵劇的經驗,當中包括香港八和會館總幹事岑金倩、查篤撐兒童粵劇協會主席馬曼霞及香港大學粵劇教育研育及推廣計劃總監吳鳳平等出席。蔡啟光致辭時表示,粵劇教育過往以表演教習為主,近幾年有新發展,包括粵劇融入學校正規學科課程。   該書分為小學篇、中學篇、大學篇。各篇文章記述學習粵劇的經驗與體會,展現學習粵劇在各個階段的多樣模式和益處。通過閱讀學生的記述,可以了解學習粵劇的實況,進而認識粵劇的內涵。   對於粵劇的發展,馬曼霞指出,中國自古學習粵劇是口傳身授,把小朋友鍛煉得願意學習,不怕困難,學習團隊協作。她以查篤撐創辦宗旨為例,以「粵劇為工具,借舞台為教室」,工具是指學習本土戲曲和分科知識;教室是發展多元智能,感受民族文化。   馬曼霞認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等類型的劇目演出繁複,使粵劇成為同質化的孤芳自賞,亦是被「打入冷宮」的原因,「現今喜歡粵劇的年齡階層,通常不是小童,就是長者,中間的一層就沒有,出現嚴重斷層。」   以有趣手法介紹粵劇   「兒童粵劇」就是要將小孩子日常生活放上舞台,表現他們的特性,如躲懶、貪玩、頑皮、乖巧,讓他們在舞台上表現自己,將粵劇年輕化,「在小朋友的心裡種植中國文化的種子。」將粵劇重新反思、整合、更新,以有趣的手法向新一代介紹粵劇,令這個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薪火相傳。   三、四歲時,在中秋晚會上偶然看到《紫釵記》的演出,從此便愛上粵劇的小四學生鄭旭蘭,五歲開始參加粵劇興趣班,每次上課都要練功,壓腿、踢腿、定膀等,但也沒有嚇怕他,「因為我真的愛上粵劇,入面的動作好有型、歌曲好聽,故事內容很感人。」   在眾多劇目中,他最喜歡《寶蓮燈》,更以飾演小沉香為下一個目標,「我只希望有機會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和看得明白粵劇故事。」看?兒子這一份熱誠,鄭媽媽也受到他感染,「初時我對粵劇沒有太大的興趣,只負責帶旭蘭去劇院上堂和到劇棚『捱眼?』看大戲,但之後當起劇團義工,學習粵劇化妝,每次綵排和演出,也會陪伴

粵劇的今天何以處於邊緣的位置

5月12日,“粵劇三人談:大戲聲影夢”在方所舉行。三位嘉賓分別是粵劇一綫工作者、樂社運作人和學術研究者。他們分別從各自的角度闡述各自對今天粵劇現狀的看法。   鄧志駒(曲藝名家關夢梅的入室弟子,被譽為“新馬腔傳人”):   體制上支持的方式應轉變   在上世紀80年代,我入行的時候,粵劇行業非常風光。在這三十年間,粵劇受到很多方面的衝擊,有所消沉,讓人感到彷徨。因此,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粵劇這個傳統藝術為什麼在這三十年間,與社會産生如此之大的脫節?     在過去,以粵劇院為例,劇團增減、人員安排、藝術生産完全由院裡統籌。這三十年來,社會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粵劇行業也經歷這個轉變。但事實卻是,我們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     在今天,政府對粵劇的支持遠大於二十年前,但卻不見得就能拿出社會和觀衆認同的作品,甚至現在的作品難以吸引我自己去看,原因是聽不到正宗的粵曲。現在有人以“粵劇要改革”的旗號,改得太過,發展太快,進入了誤區。他們認為粵劇陳舊,需要從改變形式入手。   但我認為恰好相反,不能隨意改動前輩建立的粵劇“基石”,要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革新。比如,在粵劇中加入交響樂,失去了粵曲粵劇本身的傳統。比如,現在有不少拿奬的劇目,連廣州話的韻腳都不准確。   為什麼他們會這樣?可能因為政府給他們的錢太多了。體制上支持的方式應該轉變。更多扶持編、導、音樂設計、舞美設計方面,因為這些人是粵劇的工程師。   沈秉和 (澳門瓦舍曲藝會會長,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粵劇粵曲文化工作室召集人):   中國戲曲不重視敘事   為什麼從清末民初到上世紀四十年代,戲曲在中國呈黃金時代?為什麼當時戲劇能滿足上至王公貴族,下至販夫走卒的需要?由於有市場,在那個年代更是名家輩出。而在今天戲曲的形勢如此讓人苦悶?   我認為,在過去中國戲曲能夠與百姓圓一個夢,演繹他們心中的渴求和想象,宣洩他們心中的情緒。戲曲非常好地完成着這個任務。   以京劇、昆曲為代表的中國戲曲有一大特點,就是他們對敘事、劇情的興趣接近零。京劇、昆曲並不重視講故事。它們的故事背景,觀衆耳熟能詳,不需要去講。   它們的興趣在於表達某個情境中,一個人在此時此地的心聲。對一般人而言,很多極端的情緒,喜怒哀樂是不會充分在日常生活中表達出來的,但這些情緒一直潛藏在人們

粵劇大師談粵劇如何夢想未來 (The Future of Canton Opera)

3 0 年前,當粵劇還經常活躍在廣東本土熒屏上時,老街坊們在茶余飯後談論的是馬師曾、白雪仙、羅品超等粵劇名伶的粵韻風華。 30 年後,粵劇的光輝逐漸黯淡,當人們再談起粵劇時,流行的話題則已變成 “ 如何拯救粵劇、復興粵劇 ” ,以及對 “ 粵劇何時才能圓現代人之夢 ” 的追問。 近日,方所書店邀請到來自粵劇行內外的三位嘉賓︰曲藝名家關夢梅的入室弟子,被譽為 “ 新馬腔傳人 ” 的鄧志駒、澳門瓦舍曲藝會會長,擔任《中國戲曲志 • 澳門卷》主編的沈秉和,以及任教于美國德州大學、近年專注于粵劇歷史研究的伍榮仲教授。他們從各自熟悉的 “ 大戲 ” 面貌,來談談粵劇的前世今生,聊聊粵劇可以如何夢想未來。 噩夢 鄧志駒︰粵劇的改革 是否可以理性一點?(Can we make the reform more rational?) 說起粵劇現在發展的狀況,鄧志駒一開始就感嘆道︰ “ 粵劇已死,痛痛痛!! ” 鄧志駒說,這種 “ 痛 ” 正是因為自己太愛粵劇了。在他踏入粵劇圈的這 33 個年頭,沒有一天是不愛粵劇,自己簡直是一個粵劇的 “ 痴人 ” 。可回顧這幾年的歷程,他心痛地說,粵劇在文革後的發展還是很風光的,但後來在各種因素的沖擊下,逐漸走向下坡,而他也開始彷徨︰ “ 我們的粵劇夢呢?為何粵劇會與社會脫節?為何會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 為扭轉粵劇事業發展的頹勢,近年來,政府的各種支持,以及粵劇人士致力于探索粵劇改革之路的熱情似乎正將粵劇拉上發展的新台階。但鄧志駒一針見血地說,雖說政府現在支持的力度要比以前大得多,但並不見得有多少能贏得社會和觀眾認同的粵劇作品,甚至有一些人打著粵劇改革的旗號,修改粵劇。 “ 現在有一種誤區就是,粵劇陳舊了,于是我們就將它的形式改變,把它變得看似很新潮。但粵劇的大制作是不是就一定要用交響樂曲表現呢?簡直是豈有此理! ” 鄧志駒激動地說,有些粵劇為了求所謂的創新,居然忽視反線二簧、梆簧等這些在粵劇中基本的曲調本質。而有些更離譜的是,一段二簧里面的上下句,居然是沒有出現對韻,這本屬于粵劇中具有學術性的內容也被扔掉了。 “ 面對粵劇的改革是否可以理性一點?就算是我,現在的粵劇也能難吸引我正正經看一場,原因是,我听不到正宗的粵劇。 ” 同時,鄧志駒提出,粵劇這個行業要走回職業化的道路,他苦笑到︰ “ 我的經歷太難得了